服务热线
180-5003-0233
以下是碳带分切机从安装到调试的快速投产全流程指南,分步骤清晰呈现,帮助您高效完成设备投产:
一、前期准备
1. 设备验收
◦ 核对设备型号、配件清单(如刀片、收卷轴、气胀轴等)与合同是否一致。
◦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运输损伤,电气元件是否完好。
2. 场地要求
◦ 地面平整(水平度≤0.1mm/m),承重达标(通常≥2吨/m²)。
◦ 环境温湿度:温度20±5℃,湿度40%~60%(避免静电和材料变形)。
◦ 电源配置:380V三相电(或按设备要求),接地电阻≤4Ω。
3. 工具与耗材
◦ 准备千分尺(测量碳带厚度)、张力计(检测张力值)、无尘布、酒精(清洁辊轴)。
二、安装流程
1. 机械安装
◦ 定位固定:使用激光水平仪调整设备底座,用膨胀螺栓固定,确保机身无晃动。
◦ 辊轴安装:依次安装放卷轴、牵引辊、分切刀组、收卷轴,确认各辊平行度(误差≤0.05mm)。
◦ 刀片装配:
▪ 圆刀分切:调整刀片重叠量(通常为碳带厚度的10%~20%)。
▪ 平刀分切:设置刀片间隙(如0.005mm for PET材质)。
2. 电气连接
◦ 按电路图连接PLC、变频器、伺服驱动器,注意屏蔽线接地(抗干扰)。
◦ 检查急停按钮、光电传感器(如E-stop、纠偏传感器)信号是否正常。
三、调试步骤
1. 空载测试
◦ 启动设备,逐步提速至最大设计速度(如300m/min),观察振动/噪音(异常值:振动≤0.1mm,噪音≤75dB)。
◦ 测试张力控制系统:模拟放卷-收卷张力波动(目标值误差±5%以内)。
2. 带料试切
◦ 参数设置:
▪ 分切宽度:输入目标值(如50mm),纠偏系统自动对齐。
▪ 张力梯度:放卷张力(如2kgf)→收卷张力(如1.8kgf)。
◦ 试切验证:
▪ 低速(10m/min)切100米,检查分切边缘毛刺(显微镜观察,毛刺≤0.02mm为合格)。
▪ 高速(200m/min)切500米,验证收卷整齐度(卷材端面错层≤±0.5mm)。
3. 精度校准
◦ 分切宽度:用影像测量仪抽样,调整刀座位置(公差±0.1mm)。
◦ 张力闭环控制:通过HMI修正PID参数(比例增益、积分时间)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决
问题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案 |
收卷边缘起皱 | 张力不均/气压不足 | 检查气压(≥0.6MPa),重新校准张力辊 |
分切面毛刺 | 刀片钝化/间隙过大 | 更换刀片(材质:硬质合金),调整间隙 |
碳带跑偏 | 纠偏灵敏度低 | 调节光电传感器阈值,清洁导辊 |
五、投产验收
1. 连续运行测试:8小时满负荷生产,记录故障次数(目标MTBF≥500小时)。
2. 成品检测:抽样检测分切宽度、卷径、外观(无划痕/油污)。
3. 操作培训:重点培训参数设置、紧急停机流程、日常点检表(如每日检查气路密封性)。
六、效率优化建议
• 自动化升级:加装CCD视觉分拣(瑕疵检出率≥99.9%)。
• 预防性维护:每500小时润滑导轨,每2000小时更换伺服电机编码器电池。
通过以上流程,碳带分切机通常可在3~5天内完成从安装到量产。建议保留首次试切的参数记录作为基准数据,便于后续快速换型。